辞
复制撇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竖
左右结构
%3col+class%3dzi-fanyi%3e%3cli%3e%3clabel+class%3d%22badge+badge-info%22%3e%e8%8b%b1%e8%af%ad%3c%2flabel%3e+words%2c+speech%2c+expression%2c+phrase%3c%2fli%3e%3cli%3e%3clabel+class%3d%22badge+badge-info%22%3e%e5%be%b7%e8%af%ad%3c%2flabel%3e+abdanken%2c+aufgeben+(V%2c+Lit)%3c%2fli%3e%3cli%3e%3clabel+class%3d%22badge+badge-info%22%3e%e6%b3%95%e8%af%ad%3c%2flabel%3e+terme%2c+parole%2c+prendre+cong%c3%a9+de+qqn%2c+d%c3%a9missionner%2c+licencier%2c+%c3%a9viter%2c+se+soustraire%3c%2fli%3e%3c%2fol%3e
13
U+8F9E
说文解字
辞辭
cíㄘˊ基本解释
①告别。告~。~诀。~行。~世。~别。
②不接受,请求离去。~职。~呈。
③躲避,推托。不~辛苦。~让。~谢。推~。
④解雇。~退。
⑤同“词”。
⑥优美的语言。~藻。修~。
⑦讲话;告诉:“请~于军”。
⑧文体的一种。~赋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~》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会意。本义:诉讼,打官司。
2.同本义。
legal case; lawsuit;
辞,讼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按,分争辩讼谓之辞。善于辞案条教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周纡传》。注:“辞案犹今案牍也。”皇帝请问下民,鳏寡有辞于苗。 —— 《书·吕刑》
3.口供。
oral confession;
明清于单辞,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。 —— 《书·吕刑》无情者不得尽其辞。 —— 《礼记·大学》其次不辱辞令。 ——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辞布者。 —— 《周礼·司市故书》。司农注:“辞布,辞讼泉物者也。”狱辞无谋故者。 ——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有诏即讯,辞服。 —— 《汉书·赵君韩张两王传》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。 —— 柳宗元《断刑论下》
4.言辞;文辞。
word; diction; speech; statement;
安定辞。 —— 《礼记·曲礼》。疏:“言语也。”不以文害辞。 —— 《孟子》。注:“诗人所歌咏之辞。”辞也者,兼异实之名,以论一意也。 —— 《荀子·正名》。注:“说事之言辞。”欲以广主上之意,塞睚眦之辞。 ——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其次不辱辞令。撰长书以为贽,辞甚畅达。 —— 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其文约,其辞微,其志洁,其行廉。 —— 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辞色(言辞和容色);辞容(表情;面色);辞旨(言语或文章的主旨、含意)
5.特指政令之词。
order;
近者奉辞伐罪,旄麾南指,刘琮束手。 —— 《三国志》 裴松之注引
6.借口,口实。
excuses;
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为之辞。 —— 《论语·季氏》曹公,豺虎也,挟天子以征四方,动以朝廷为辞。 —— 《资治通鉴》
辞头(说法;借口)
7.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,也叫赋,或辞赋并称。
Ci, a type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;
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,家书一箧托焉。 ——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楚辞
8.古体诗的一种 。
Ci, a form of classical poetry;
木兰辞
动词
1.说讲。
speak; talk;
使人辞于狐突。 —— 《礼记·檀弓》。注:“告也。”无辞不相接也。 —— 《礼记·表记》。注:“辞所以通情也。”无伤也,请辞于军。 —— 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
2.辞别;告别。
bid farewell; say good-bye to;
朝辞白帝彩云间。 —— 李白《早发白帝城》过北郭骚之门而辞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士节》。注:“辞者别也。”旦辞爷娘去,暮宿黄河边。 —— 北朝乐府《木兰诗》故人西辞黄鹤楼。 —— 李白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
不辞而别;辞朝(进朝辞谢皇帝);辞世颂(遗书);辞年(辞岁。除夕之夜)
3.推却不受。
discline;
以王父命辞父命。 —— 《公羊传·哀公三年》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(吕)蒙辞以军中多务。 —— 《资治通鉴》
辞让(推让);辞不获命(辞谢推让而未获允许)
4.审讯。
try;
单于使 卫律召 武受辞。 —— 班固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5.遣去。
dispatch; expel;
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束载、厉兵、秣马矣。使皇武子辞焉。 —— 《左传》辞八人者,而后王安之。 ——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
6.解雇,免职 。
dismiss;
他被张老板辞了;辞馆(辞去书塾的教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