亂
复制亂乱
luànㄌㄨㄢˋ详细解释
形
1.无条理秩序的。
乱兵、混乱、快刀斩乱麻。
2.烦杂、不安宁。
南朝宋•鲍照〈采菱歌〉七首之三:“愁心不可荡,春思乱如麻。”
心绪烦乱。
3.动荡、不安定。
《诗经•周南•关雎•序》:“乱世之音,怨以怒,其政乖。”
乱邦。
4.有秩序、能治理的。
《书经•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名
1.叛变、造反的行为。
《史记•卷八七•李斯传》:“于是楚戍卒陈胜、吴广等乃作乱。”
平乱。
2.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。
《论语•泰伯》:“师挚之始,〈关雎〉之乱,洋洋乎盈耳哉!”
动
1.混淆。
《后汉书•卷一一•刘盆子传》:“恐其众与莽兵乱,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。”
以假乱真。
2.破坏、改变。
《论语•卫灵公》:“小不忍则乱大谋。”唐•韩愈〈张中丞传后叙〉:“巡就戮时,颜色不乱,阳阳如常。”
捣乱。
3.男女发生不正当的行为。
《史记•卷一一○•匈奴传》:“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,有二子。”
淫乱。
副
1.任意、随便。
乱来、乱跑、乱说话。
2.很、非常。
乱没原则、乱有意思的。
亂乱
luànㄌㄨㄢˋ详细解释
1.没有秩序;没有条理。
乱成一团、乱七八糟。
2.叛变;战争;灾祸。
叛乱、战乱、八王之乱。
3.使混淆;使杂乱。
以假乱真。
4.动荡不安的。
乱邦、乱世。
5.心神不宁;思绪烦躁。
慌乱、心烦意乱。
6.随意;任意。
乱来、乱花钱。
7.违反常态;指男女关系不正常。
淫乱。
8.台⃝很;非常。
这段对白乱没有原则的。
详细解释
形
1.无条理秩序的。
乱兵、混乱、快刀斩乱麻。
2.烦杂、不安宁。
南朝宋•鲍照〈采菱歌〉七首之三:“愁心不可荡,春思乱如麻。”
心绪烦乱。
3.动荡、不安定。
《诗经•周南•关雎•序》:“乱世之音,怨以怒,其政乖。”
乱邦。
4.有秩序、能治理的。
《书经•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名
1.叛变、造反的行为。
《史记•卷八七•李斯传》:“于是楚戍卒陈胜、吴广等乃作乱。”
平乱。
2.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。
《论语•泰伯》:“师挚之始,〈关雎〉之乱,洋洋乎盈耳哉!”
动
1.混淆。
《后汉书•卷一一•刘盆子传》:“恐其众与莽兵乱,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。”
以假乱真。
2.破坏、改变。
《论语•卫灵公》:“小不忍则乱大谋。”唐•韩愈〈张中丞传后叙〉:“巡就戮时,颜色不乱,阳阳如常。”
捣乱。
3.男女发生不正当的行为。
《史记•卷一一○•匈奴传》:“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,有二子。”
淫乱。
副
1.任意、随便。
乱来、乱跑、乱说话。
2.很、非常。
乱没原则、乱有意思的。
亂乱
luànㄌㄨㄢˋ详细解释
形
1.无条理秩序的。
乱兵、混乱、快刀斩乱麻。
2.烦杂、不安宁。
南朝宋•鲍照〈采菱歌〉七首之三:“愁心不可荡,春思乱如麻。”
心绪烦乱。
3.动荡、不安定。
《诗经•周南•关雎•序》:“乱世之音,怨以怒,其政乖。”
乱邦。
4.有秩序、能治理的。
《书经•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名
1.叛变、造反的行为。
《史记•卷八七•李斯传》:“于是楚戍卒陈胜、吴广等乃作乱。”
平乱。
2.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。
《论语•泰伯》:“师挚之始,〈关雎〉之乱,洋洋乎盈耳哉!”
动
1.混淆。
《后汉书•卷一一•刘盆子传》:“恐其众与莽兵乱,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。”
以假乱真。
2.破坏、改变。
《论语•卫灵公》:“小不忍则乱大谋。”唐•韩愈〈张中丞传后叙〉:“巡就戮时,颜色不乱,阳阳如常。”
捣乱。
3.男女发生不正当的行为。
《史记•卷一一○•匈奴传》:“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,有二子。”
淫乱。
副
1.任意、随便。
乱来、乱跑、乱说话。
2.很、非常。
乱没原则、乱有意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