祥
复制祥
xiángㄒㄧㄤˊ详细解释
名
1.泛指一切福善吉利的事物。
《书经•伊训》:“作善,降之百祥。”《汉书•卷八•宣帝纪》:“神光并见,咸受祯祥。”
2.吉凶的征兆。亦偏指吉兆或凶兆。
《书经•咸有一德》:“亳有祥,桑、谷共生于朝。”唐•孔颖达•正义:“祥是恶事先见之征。”《左传•僖公十六年》:“是何祥也?吉凶焉在?”
3.古代丧礼祭祀的名称。父母之丧,周年祭称为“小祥”;两周年祭称为“大祥”。
4.姓。如清代有祥厚。
形
1.吉利的。
《老子•第三一章》:“夫佳兵者不祥之器。”
祥云、祥瑞、吉祥如意。
2.良善平和。
慈祥、祥和社会。
动
◎依从、遵循。
《淮南子•泛论》:“得于人理,顺于天地,祥于鬼神,则可以正治矣。”
%3col+class%3dzi-fanyi%3e%3cli%3e%3clabel+class%3d%22badge+badge-info%22%3e%e8%8b%b1%e8%af%ad%3c%2flabel%3e+good+luck%2c+good+omen%3b+happiness%3c%2fli%3e%3cli%3e%3clabel+class%3d%22badge+badge-info%22%3e%e5%be%b7%e8%af%ad%3c%2flabel%3e+Gl%c3%bcck+verhei%c3%9fend%2c+g%c3%bcnstig%3c%2fli%3e%3cli%3e%3clabel+class%3d%22badge+badge-info%22%3e%e6%b3%95%e8%af%ad%3c%2flabel%3e+propice%2c+faste%3c%2fli%3e%3c%2fol%3e・祥
xiángㄒㄧㄤˊ
详细解释
名
1.泛指一切福善吉利的事物。
《书经•伊训》:“作善,降之百祥。”《汉书•卷八•宣帝纪》:“神光并见,咸受祯祥。”
2.吉凶的征兆。亦偏指吉兆或凶兆。
《书经•咸有一德》:“亳有祥,桑、谷共生于朝。”唐•孔颖达•正义:“祥是恶事先见之征。”《左传•僖公十六年》:“是何祥也?吉凶焉在?”
3.古代丧礼祭祀的名称。父母之丧,周年祭称为“小祥”;两周年祭称为“大祥”。
4.姓。如清代有祥厚。
形
1.吉利的。
《老子•第三一章》:“夫佳兵者不祥之器。”
祥云、祥瑞、吉祥如意。
2.良善平和。
慈祥、祥和社会。
动
◎依从、遵循。
《淮南子•泛论》:“得于人理,顺于天地,祥于鬼神,则可以正治矣。”
祥
xiángㄒㄧㄤˊ详细解释
名
1.泛指一切福善吉利的事物。
《书经•伊训》:“作善,降之百祥。”《汉书•卷八•宣帝纪》:“神光并见,咸受祯祥。”
2.吉凶的征兆。亦偏指吉兆或凶兆。
《书经•咸有一德》:“亳有祥,桑、谷共生于朝。”唐•孔颖达•正义:“祥是恶事先见之征。”《左传•僖公十六年》:“是何祥也?吉凶焉在?”
3.古代丧礼祭祀的名称。父母之丧,周年祭称为“小祥”;两周年祭称为“大祥”。
4.姓。如清代有祥厚。
形
1.吉利的。
《老子•第三一章》:“夫佳兵者不祥之器。”
祥云、祥瑞、吉祥如意。
2.良善平和。
慈祥、祥和社会。
动
◎依从、遵循。
《淮南子•泛论》:“得于人理,顺于天地,祥于鬼神,则可以正治矣。”